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本报讯 “里里外外,干干净净,现在这农贸市场看着多舒心。”昨天,在稻香农贸市场东市场门口,一位刚买完菜出来的市民由衷地赞叹。熟悉这里的人都知道,两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墙烂地黑、处处脏乱差的景象,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30年。而如今,东西片区均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仅剩外围改造还在收尾,预计12月中旬也将竣工。
崭新的顶棚、修葺一新的标准化摊位、专业的防污防滑墙地砖……走进“提档升级”后的稻香东市场,硬件的提升刷新了市场的“颜值”。“地方没变,大小没变,但看上去宽敞了很多,看起来就像个新超市,很舒服,很养眼。”家住水秀新村的祝阿公激动地说,现在菜场改得像超市,地上铺设了防滑地砖,还有保洁人员定期打扫,每次来这宽敞明亮的市场买菜,心情相当愉悦。
今年年初,市人大、市政府将稻香市场改造提升列为滨湖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重点工作。“市场的改造分3块内容,东市场和西市场,还有就是外部环境。原本的东市场预算是375万元,后来发现设施老化太严重,需要重新置换的硬件很多。街道和我们也争取了更多的资金。现在算下来,基本上要达到近千万元。”稻香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伟介绍。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改造前期,就充分考虑到了商户和居民两方面的诉求。在铺位改造中,有商户提出,原先十户一开间的设计容易造成视线盲区,对一些铺位来说就失去了好的市口。对此,街道马上进行了方案调整,改为四户一开间,使得人流的动线更为合理,商户的摊位也更加合理地展现在消费者视线范围中。在外设摊位的改造中,经过现场踩点,街道人员发现商户常常把搭建的大棚作为仓储地,而经营部分就伸出了棚区,占据了道路。考虑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商户没有足够的空间储存物品,独创地提出外设摊位的改造,在吊顶部分设计一个储藏区。这样一来,商户有地方摆放物资之后,经营部分就可以缩回棚区,不会再出现占道经营的现象。这个“专利”性的设计,还引来了不少其他市场前来“取经”。
“确实很人性化。”在市场经营了27年肉摊的商户李老板乐呵呵地说,以前几个摊位共用电表、水表,费用大家均摊。现在每一个摊位自己单独有一个电表和水表,这样分得更加清楚,少了一些矛盾纠纷。此外,市场还根据商户的要求,不同类别的摊位使用不同的灯。比如蔬菜摊位只需要简单安装白色节能灯,但肉类摊位上的灯就需要位置较低一些。否则光照太高影响肉类品相。这一点也按照大家的要求进行了改进,很到位。 (王晶/文)返回无锡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