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本报讯“有了村级股份合作社,集体经营性资产不仅流失现象减少,还提高了盈利能力,农民作为股东有稳定的分红,开心!”锡山区云林街道云祥社区农民周国清说。他去年股金分红为270多元,比上一年增加了0.8%。近日从市委农办获悉,我市村级股份合作社已增至575家,169.8万名农民成为股东,10余年已累计分红近25亿元,居全省前列。
锡山 7个联社有望年增1000万元
受这两年复杂的经济形势影响,村股份合作社面临可用土地资源少,仅靠出租厂房、店面房的单一经营方式难以扩大盈利空间等问题。
“合作社联手闯市场,是新出路。”锡山区委农办人士说。云林街道将8个村股份合作社组建成合作社联社,抓住安置小区需配套建设农贸市场的契机,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一层为农贸市场、二三层为超市、商铺的综合体。如今联社一年由此可增收400多万元。云祥社区会计陆建冬说,他所在的春象股份合作社也出资200多万元参与建设。
如今,合作联社放大了资源整合效应,旗下的合作社增加了盈利途径。
锡山区去年以来重点扶持村级股份合作联社,9个镇、街道已建成7个联社,目前投资4个项目,预计相关股份合作社一年可增收近1000万元。
江阴 一个合作社40多家村企参股
“通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股份合作社也能增收。”江阴长江村股份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该合作社近两年整合闲置土地近3000亩出租给近10家企业,使其满足扩产能需求,合作社一年也因此增收2000多万元。该合作社还对参股的40多家村企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将资金出借给信用好、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用于短期资金流转。合作社一年可由此收入约1亿元。去年,该合作社股东人均分配达2.74万元,居全市之首。 (朱雪霞)
相关
借30万元当年增收100万元
宜兴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经验在多地推广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宜兴市委农办获悉,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2014年,宜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一家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创新试点单位。经过近两年的运行,目前,已有252名社员加入内部信用合作,入股信用资金2155万元,为成员解决融资需求2798.2万元。这套模式已在常州、镇江、盐城等5地乃至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推广。
坤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周静波率先尝到了内部信用合作的甜头。去年初,她从合作社借了30万元信用合作资金后用于品种改良,抓住了年底生猪价格上涨的机会,在当年增收100多万元。
宜兴市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内部合作探索出了一套三级管控方案,成立借款评审委员会,把好社员借款申请审核关,对成员的信用情况做到实时掌控。目前,结合合作社实际情况,共探索出纯资金、实物抵扣、资金与实物相结合的三种融资模式。
目前,宜兴农办还和银行签订了3亿元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进一步研究金融资金介入内部信用合作的具体操作办法,继续为全国推广提供可借鉴经验。
(蒋梦蝶)返回无锡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