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昨天,是清明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日,还是一个“双单”日(阳历和阴历均是单号日),扫墓大军再一次蜂拥而至,给墓区周边道路带来巨大的通行压力。在现场体验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难免拥堵,但也有很多市民选择错峰出行和绿色出行来缓解交通压力。绿色祭扫、文明祭扫的新风尚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周日现大流量,许多市民选择工作日扫墓
昨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环太湖公路和青龙路路口,前往墓区的车辆大量积压,一路排到了梅园立交。过了十几分钟,沿路执勤的交警开始引导车辆到临时停车点停放,因为青龙山公墓的停车场已停满。
从市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了解到,昨天早上7时多,钱荣路、环太湖公路以及附近的建筑路、太湖大道等道路上,车流量已明显上升;钱桥、盛岸路等地正逢地铁3号线围挡施工,通行效率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8时左右,各墓区停车场已全部爆满。直到11时以后,各墓区周边主要道路才恢复畅通。滨湖交警大队民警田泳真说,预计4月4日还将出现一次极端流量,扫墓人数将达到40万人次左右。
市民扫墓时间相对集中,造成拥堵无法避免。为此,一些市民选择错峰出行来避堵。交通指挥中心民警说,上周一到上周五的早上,墓区周边道路上的车流量明显比以往多。如果没有这样的“分流”,周末肯定更堵。不少网友也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错峰出行的经历。网友“小哈皮”说:“不想周末去人挤人,所以起了个大早去扫墓。一路上没遇到堵车,8时多结束了正好去上班。”
扫墓专线“生意”好,高峰客流超过8000人
除了错峰出行,选择公交、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前去扫墓的市民也增加了不少。昨天上午8时多,在地铁2号线车厢,上海来的荣林三姐弟陪着80多岁的老母亲去青龙山公墓为已故的父亲扫墓。“公共交通出行更便捷。”荣林说,“往年开车来扫墓是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堵在路上。”记者发现,地铁车厢里多了不少捧着白菊的乘客,今年他们选择绿色出行扫墓。
到了梅园开元寺地铁站,在“红马甲”的引导下,大多数乘客选择乘坐扫墓公交专线进墓区。除了扫墓专线指示牌外,在该站2号出口,还有志愿者在引路。等待扫墓专线的人很多,不过一辆车满客出发,不到一分钟,另一辆空车就调度到站,等候的长队很快被“消化”。
扫墓专线行程约2公里,由于今年交通管制优先保障了公交优先,即便交通拥堵高峰,专线单程用时不超过8分钟,市民进出墓区较往年便捷。“昨天扫墓专线迎来了客流高峰,超过8000人。”无锡公交相关人士介绍,选择绿色出行扫墓的市民越来越多,当天该公司增派了20辆扫墓专线,共发车50班次。
自觉集中焚烧纸钱,绿色祭扫日渐深入人心
记者在几个墓区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敬献鲜花代替烧纸钱、元宝等传统方式来表达哀思与奠祭。很多市民虽然仍采用传统方式祭扫,但也能够自觉在墓区的指定地点集中焚烧或使用墓区提供的铁皮桶。
在陈漕湾公墓扫墓的市民小顾恭敬地在他爷爷的墓前献上一束白菊。他说:“我周围的年轻人扫墓大多是献一束鲜花,既安全又环保。但不少老年人观念比较传统,还是习惯烧纸钱。你看旁边一些松柏都被烟熏黑了,要是一不小心点着了那就不得了。”
虽然大多数市民都比较自觉,但仍有少数人执意在墓前焚烧纸钱,且不采用任何保护措施,留下一地灰烬和被灼焦的绿地。记者看到有些扫墓人离开后,烧纸钱的铁皮桶里竟还有明火在燃烧。相关人士提醒,为保护环境,应尽量减少焚烧。如需烧纸,烧纸前应尽量清理周边可燃物,在事先圈定好的阻燃围栏、挖好的深坑或自带的桶、盆中进行。烧纸完毕,应用灭火器具、水或土将灰烬彻底熄灭,并观察一段时间,确保不会复燃后再离开。
(惠晓婧、马雪梅)返回无锡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