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本报讯“出国旅游一趟,带了些上好的外国水果准备送亲友,没想到在硕放机场检查时被没收了。同航班上,还有旅客的人参、燕窝被罚没。这些物品并不便宜,最后都到哪里去了?”近日,市民王先生向“无锡观察”APP报料,托本报弄清楚此事。
昨天,记者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实地采访,了解到旅客乘机出入境,至少要经过机场安检、无锡海关、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3个部门的检查,王先生反映的旅客被罚没的动植物产品去向问题,主要涉及出入境检验检疫。
“按规定旅客禁止携带动植物入境,在机场被截获后,植物产品类要全部送实验室检测,动物产品类每月送发电厂焚烧发电。”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到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的实验室一探究竟,只见试验台上堆放着10多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苹果、龙眼、车厘子等水果。该局机场办事处负责植物类疫情检验的王维华说,这些水果都是近两天从入境旅客处截获的,处理这些水果一般分四步走。第一步,送到实验室进行初步的筛选和登记;第二步,放到培养箱中,观察7—15天,发现虫卵立即封闭培养;第三步,初步鉴定虫种后,送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出具报告,并将相关疫情上报省局和国家局;第四步,将剩下的水果放到高温灭菌锅中,在121℃环境下灭菌30分钟,将这些水果煮熟,灭掉害虫和肉眼看不到的病害,转化成普通垃圾,最后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专门处理。
动物产品类的处理相对简单,不用做实验。在另一个处理室,记者看到,一个大冰柜里几乎塞满了各类肉脯。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冰柜装满,他们就联系发电厂,运输这些截获品去发电。目前,每月销毁一次,且全程录像监管,动物类截获品被运走前,还要进行表面喷洒消毒,既杀菌又防止被偷拿。
去年,在机场截获的近1600批次植物性产品中,30%的含有害虫。在标着5月3日的一个玻璃器皿中,王维华镊出了几只已死亡的虫子。他说,这是本月3日从台湾飞无锡的一个航班上截获的一个莲雾中培养出来的害虫,是今年实验室培养检测的第112批被截获植物。经鉴定,此虫种是实蝇,危害特别大,几乎可以侵害所有水果及一些蔬菜,是我国特别关注的有害生物。相关人士坦言,有的乘客并不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对其物品的罚没,甚至猜测这些物品被挪作私用。其实“漏洞”并不存在,国家和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被罚没物品的相关考核相当严格,从截获到销毁都需登记在册。 (马雪梅)
链接
海关查获违禁物品送热电厂发电
“进出境旅客携带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印刷品及音像制品、境外购物超限额、超量携带货币,是海关在机场旅检渠道监管中遇到的三种常见情况。”无锡海关相关人士表示,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经鉴定后集中销毁,每年一次送热电厂发电;境外购物超过5000元限额,在自用合理数量原则下,旅客需补缴相关税款;违反国家规定,超量携带货币进出境的,海关将移交缉私部门立案处理。海关收缴的税款都将上缴国库。
打火机充电宝让机场安检挺“烦恼”
机场安检部门处理旅客物品有不少“烦恼”。“除了刀具等违禁品移交公安处理,机场安检不对旅客的任何物品进行罚没,不符合机场安检规定的不能带上飞机,让旅客自行处理。”硕放机场安全检查部相关人士说,旅客自弃在机场的打火机、锂电池和充电宝不仅量大,而且这些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安全隐患,处理此类物品让人颇为头疼。现在,机场让打火机在旅客中“漂流”,在入口处和到达处各设置了一个打火机存放点,候机或到达的旅客想吸烟便可取用,基本“消化”了每天的存量。
旅客自弃的不符合安检标准的锂电池、充电宝数量仍不少,且目前国内有资质回收锂电池的机构较少,硕放机场在滨湖区找到了一个垃圾分类处理点,将其作为有害垃圾进行处理。返回无锡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