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小笼包店9530家 一家品牌店日销两万多个

来源:江南晚报 2016-02-27 09:25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无锡人有多爱小笼包?

一家品牌店日均卖掉2万个

无锡人到底有多爱吃小笼包?“这么说吧,小笼馒头在无锡人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汉堡在欧美人心中的地位”,市民小张如此概括。

曾经发生在无锡火车站安检口的一幕也能一窥无锡小笼包的“地位”。本报曾报道过一名八旬无锡老太太,在火车站过安检时,认为传送带不干净,担心其他的箱包将小笼包压坏,就把自己其他的随身包都放上了传送带,独独不肯将随身带的小笼包放上输送带。在工作人员反复劝说下,终于答应让小笼包在没有其他行李箱挨着的情况下进入安检设备。

都大明说,小笼包是无锡人心中的点心代表。小笼包有肉有面、有卤汁有葱姜,做法讲究、味道鲜美,而且经济实惠,既能作为主餐,也可作为社交餐桌上兼而有之的点心,自然就成了无锡人的最爱。说到无锡人对于小笼包的喜爱程度,都大明举了一个实例,前不久他获悉,在无锡有着5家连锁店的“笑来喜”,平均每天要卖掉2万多个小笼包。

无锡小笼的“个性”是什么?

咸中带甜、皮薄汁多

“无锡小笼包的历史是最长的”,谈及锡城小笼包与周边城市小笼包的比较,市餐饮协会秘书长余燕凌透着自豪地说,无锡的小笼包与1863年就开门迎客的“拱北楼”息息相关,当年拱北楼的小笼馒头是最有名气的,之后无锡小笼就一直都是传承的拱北楼的制作手艺,延续至今,并将其中的精华发扬光大。

从色泽和口味上来说,无锡小笼又与周边几个城市的有所不同。余燕凌介绍,上海人也爱吃小笼包,“南翔小笼”就是他们的一块“金字招牌”。南翔小笼在色泽上就和无锡小笼有所不同。南翔小笼的肉馅是纯白色的,外面裹的皮子也是白的,可谓通体纯白。

“上海人吃小笼不喜甜,所以肉馅不加糖,这样肉蒸熟以后就成白色,而非红色,因此口味上和无锡的不大相同,自然一些想着把南翔小笼店开到无锡来的生意人就碰了壁,销量始终不行。”

“无锡人吃小笼包喜欢甜、甜、甜”,余燕凌一口气蹦出来三个甜,“但是这个甜绝非纯甜,而是咸中带甜,味道相当鲜美”。江苏地区几乎各个城市都有小笼包,但长江以北的小笼包其实被唤作“汤包”,个头比小笼包要大不少,样子也“扁”,汤汁不甜,特别是扬中、泰州一带,口味都是偏咸的。到江南一带,口味开始往甜转变,以无锡小笼的甜味最盛,皮薄汁多。

无锡小笼哪家强?

都在往“精品”路上走

“一碗三鲜馄饨,再加一两小笼”,这一直是锡城老百姓去馄饨店就餐时的“标配”。自2012年第一批“真正无锡味”评选活动中,三鲜馄饨、小笼包、阳春面被评为锡城最有代表性的味道之后,大街小巷也冒出一批“馄饨馒头店”。余燕凌分析:“现在一批生存质量高的店都在走精品的路线,从环境、服务、口味方面进行提升。”

据了解,“锡笼记”就是一个典型,老板虽然不是地道的无锡人,但味道相当接地气,而且老板还在不断进行技术难题攻关。“小笼包里面的鲜肉直接蒸以后,会吐出来白色的沫子,很多人就觉得小笼可能做得不干净”,余燕凌表示:“目前锡笼记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余燕凌看来,大到制作工艺,小到包子的外包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除了这样的“后起之秀”,余燕凌还推荐了几家“前辈”级的馄饨馒头店,像熙盛源、笑来喜、秦园、忆秦园、王兴记等都是吃客们不错的选择。(晚报记者 小麦 向往/文 清茶/摄)返回无锡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更多
  • 3月开盘预告:30家盘推新 纯新盘1家

  • 2月无锡楼市优惠预告:188盘推优惠

  • 365&世联行联合发布1月成交数据

  • 2015楼市年终讲——楼市大富翁

365直播

进入365直播间

365春晓看房携280名网友横扫锡城

02月20日13:00

5辆大巴车、近280名网友、5线25家楼盘,2016年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