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本报讯“再过一段时间,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二期工程就要启动建设了。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特殊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实训基地,为残障少年提供职前培训和服务,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更好地掌握生存技能,真正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日前,滨湖区教育康复中心副主任顾萍萍的这番话,让很多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为之高兴。更让大家感到欣慰的是,这家全省首个成立的教康一体化中心成立三年来,12个参加0—6岁抢救性康复的孩子已经离开中心进入到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学习。
滨湖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除了配备普通的语言行为训练教室外,还有水疗室、沙疗室、声波训练室、脑瘫训练室等近30个专用室。其中,声波训练室在全国范围内的康复中心都较为少见。据了解,这么多人性智能化的专用室加上训练器材基本能满足特殊孩子的全面需求。三年来,很多孩子通过日常的不断训练,生活适应能力和智力水平有所提升。
顾萍萍介绍说,目前中心共有130多个孩子,0—6岁的有38个,6岁以上的有近100个。三年中,很多孩子已经从抢救性康复期进入了中心的9年制义务教育,而有些孩子将结束9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为了能让孩子与高职教育有衔接,学校在筹建职业技能教育实训基地的同时,已经将家政、惠山泥人等课程融入到了9年制培智教育的课程中。
谈起即将建设的实训中心,教康中心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期待。“我们不光是简单地训练孩子如何自理,而是想让他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立足社会、自食其立。”顾萍萍介绍,新建后的二期工程,将全部用于残障少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将开设家政、茶艺、惠山泥人、客房服务、中西餐等适宜残障少年的课程内容。令教康中心老师们高兴的是,作为中心志愿服务的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近期决定,不仅将对学生做的泥人作品进行指导,以后还将回购学生们的作品,以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向独立制作泥人的方向发展。 (尹晖)返回无锡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