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和梁溪区48条河道已按计划全面开展综合整治

来源:无锡日报 2016-12-22 09:39

手机看资讯

传送到手机分享给朋友随身阅读

关注微信看猛料

近日,滨湖区河埒街道已黑臭多年的河埒浜通过关闸、调水,臭味大大减轻。从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了解到,年初我市开展清水、活水行动以来,各地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水环境治理,攻坚战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仅滨湖区和梁溪区,48条按计划需综合整治和消除黑臭的河道已全面开展整治,其中庙东浜、芦村河等6条河道年前可基本消除黑臭。

■支浜、小河也纳入调水引流

昨日,记者来到河埒浜碧水桥,只见两岸绿树环绕,闻不到一丝臭味,而5天前记者在这里看到河水隐隐发黑并有臭味。在河埒浜梁清路段,臭味也较5天前小了很多。

河埒浜之所以发臭,源于看得见的河道仅300米长,与之相连的箱涵却有近3公里长,臭味源于箱涵内整年不见阳光,微生物难存活,人又难以频繁进入清除垃圾,水很容易就变质。16日凌晨起,市排水处和该街道将这条浜水闸以北的水约1万方排至污水处理厂,再将梁溪河的清水引进来,有效降低了臭味。

“受场地、排水管网承受能力等限制,调水引流前几年多在主要河道实施,今年以来不少与之相连的‘毛细血管’——支浜、小河也被纳入进来,显示了政府治水决心之坚定。”业内人士认为。

■二级、三级支浜等也要“健康”

“但这只是消除黑臭的其中一步。”河埒街道副主任印德强说。前几个月,他们对岸上的居民区、企业等划定区块,逐户排查,有错接、漏接的立即整治,确保岸上不排放污水入河。在原本黑臭的河面上,他们还对80%的水域用木桩和围网筑起生物治理池,里面投放青萍、螺蛳和其他微生物菌,空余20%的水面以方便汛期行洪。如今河水已由原先的乌黑色变成了灰色,附近居民都拍手称好。

针对河埒浜箱涵布局错综复杂、大小不一,有的还是新中国建立前建的,是否有污水管通至箱涵多年来都未彻底查清的情况,印德强说,该街道将于明年通过招投标形式请专业人员对箱涵彻底排查,全面封堵污水管口,并进行清洗、清淤,之后将建调水引流装置,以彻底消除黑臭。

与以往按计划治河的方略不同,今年起滨湖区等板块打起了“组合拳”。滨湖区按照清水、活水计划,三年内要对16条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对11条黑臭河道全面消除黑臭。该区在此基础上对近140条河道开展全面整治。“我们的河与河都是相连的,要确保上述27条河道改善水环境,与之相连的二级支浜、三级支浜等也要‘健康’才行。”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副主任季伟忠说。

■街道公开招标请专家治水

印德强说,此前治水,不少部门存在凭经验办事现象,偏重开展在河道内设拦污网、投放微生物菌群等生物治理,截污、活水等方面考虑较少,往往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奏效,无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该街道今年作为辖区内9条河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后,提出了“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思路,在滨湖区首开先河,街道层面以招投标形式请专家来设计治水方案。按中标的中国市政华北设计院设计,该街道首先对控源截污“查漏补缺”,对每条河划定排查区块,分别整治。其次,对有条件、有必要的河道进行调水引流。然后,他们还要通过抬高河床、在河内设蓝藻分离装置、在岸上设雨水收集池之类的“旁路”设施等举措,为每条河道构建生态。这样全面、系统的治理,将有效改变以前河道治理后又“退化”的弊病。

■聘请第三方实地排查

面对河道两岸居民区、企业等已设置了控源截污设施,雨水管、污水管网错综复杂现象,怎样确保再排查到位?“我们聘请了第三方,由其与街道环保办、社区和设计院人士一起对一个个雨水井、污水井实地查看,如发现晴天雨水井内也冒水等异常现象,再到与之相连的一户户居民家中查看。”河埒街道环保办工作人员袁文骏说。为确保效率,他们还排定了每一天的排查进度,如无异常却未达到规定进度则要问责相关人员。

他们对9条河道划定了70多个排查区块,目前已有15个需要整改的区块完成了整改设计方案并报市相关部门审批。其中庙东浜两岸4个区块已排查并整改结束。17日,浜内新设的两台泵站开始运转,源源不断地把梁溪河的水引进来,可有效解决这条浜没有地面高程差、流动不起来,水质容易变差的问题。

“在生态环境方面,无锡最需要解决水环境问题,此次治水行动难度更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事关百姓福祉,不管怎么难,我们都有决心、有信心攻克。”滨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人士说。返回无锡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热门楼盘

热门专题

更多
  • 无锡2017年上半年37盘交付

  • 重磅!无锡安置房12月1日上市

  • 无锡大运河畔地价破万!

  • 无锡楼市限购“满月”观察

365直播

进入365直播间

2016无锡最后一场土拍!

12月12日9:30

据了解,XDG-2016-32号地块是今年新吴区挂牌的第... 【详情】